走进PG电子
NEWSPG电子助力创伤性脑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精准突破
来源:叶芸航 日期:2025-07-19近日,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的研究团队在《Journal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》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,利用ApogeeFlow纳米流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创伤性脑损伤(TBI)患者血浆中细胞外囊泡(EVs)的精准分析。研究结果揭示了EV-GFAP作为急性TBI生物标志物的潜力。这项研究为TBI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,同时展示了ApogeeFlow纳米流式在复杂生物样本分析中的卓越性能。
研究团队运用PG电子的ApogeeFlow纳米流式技术,凭借其高分辨率的光散射与荧光检测信号,精准识别并定量血浆中 CD9+、CD63+和 CD81+ 标记的 EVs。通过去垢剂处理验证 EV 特异性,其检测灵敏度能够区分单个 EV 颗粒,为低丰度生物标志物(如 EV-GFAP)的定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。
面对血浆中与脂蛋白等杂质共存的挑战,ApogeeFlow纳米流式结合尺寸排阻色谱(SEC)纯化技术,有效分离出直径70-130nm的小 EV 群体。其稳定的信号校准功能(采用 Rosetta 校准微球)确保了不同批次样本的数据一致性,极大提高了实验的可重复性。
在长达72小时的纵向监测中,ApogeeFlow纳米流式成功捕捉到了 TBI 患者 EV-GFAP 的动态变化,并证实其与神经影像学的严重程度(如 Marshall 评分)之间的显著关联。这一成果为 EV 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。
ApogeeFlow 纳米流式仪器内置自动进样系统,并兼容 96 孔板设计,能够高效处理大批量样本。此外,结合 FlowJo 数据分析软件,研究人员可以快速完成 EV 浓度的计算与结果可视化,显著提升了科研效率。
本研究通过严格的去垢剂对照与超声验证,证明了PG电子的 ApogeeFlow 纳米流式在 EV 检测中的高特异性与抗干扰能力。其低变异系数(CV%<5%)与每日性能校准(ApogeeMix 微球)确保了数据的长期稳定性,尤其适合临床队列研究中对精密仪器的高要求。
ApogeeFlow 纳米流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、肿瘤学及免疫学等领域。本次研究再次证明了其在 EV 生物标志物开发中的不可替代性——从方法验证到临床关联分析,为精准医疗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8411682728
总部地址:合肥南溪区杨街道87号